食用菌精准育种实验室
Laboratory of Mushroom Precision Breeding
欢迎来到青岛农业大学于浩团队    


浙江衢州占据浙江80%市场份额,“翔龙”公司科技育出“致富菇”

食用菌精准育种实验室·发布     更新时间:2023-01-14 16:47:14

本文为转载,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来源: 点击查看



高约10米的6层货架上,一层层排列着一袋袋的猪肚菇菌包,各个菌包里着白色的菌丝。衢州市翔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钢告诉记者,一个培养库里有1.5万个猪肚菇菌包,这样的智能培养库翔龙公司一共有70个。

922日,黄钢带着记者来到翔龙公司的猪肚菇培养区。黄钢介绍,工厂化栽培猪肚菇是引进物联网控制系统,实现对库房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的自动化控制。在培养库,要将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湿度控制在60%8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0PPM以内。在出菇时,菇房内的温度控制在2028摄氏度,湿度控制在90%左右,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PPM以内,光照是每小时500勒克斯。

依靠科技种菇,公司已经实现了一年四季出菇,年生产规模达200万袋,年产值超1500多万元,抢占了浙江80%的市场份额。他说,公司现在每天出菇1500公斤,平均每公斤卖30元还供不应求。

猪肚菇学名叫大杯蕈,又名大杯伞,因其风味独特,有竹笋般的清脆,因而又被称为笋菇。早在2015年,黄钢投入1000万元,搭建了5000平方米的厂房开始工厂化生产猪肚菇。由于他是我省第一个进行反季节栽培猪肚菇的人,栽培技术没有可借鉴的地方,只有靠自己实践。当年,他栽培的第一批猪肚菇,遇到了产量低的问题,有的虽然长出菇,但是又遇到销售难的问题,一下子亏了10多万元。

怎么办?重新再来。之后,在省、市农科院的专家指导下,黄钢渐渐掌握了栽培技术。并且,突破了成品率低和产量不高的瓶颈,使得猪肚菇每袋产量从最初的50多克提高到200多克,商品率也从原来的70%提高到99%以上。

2019年,翔龙公司又上了二期项目,建了5000平方米厂房。

同时,黄钢创新提出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即由公司垫资提供菌包,统一种植技术、统一销售,并承诺每个菌包保底收益一元,与农户一同种致富菇。在杜泽华泉家庭农场,负责人叶华泉自从加盟翔龙公司后尝到甜头。他从最初引进3万个猪肚菇菌包栽培后,到今年扩大到40多万个,叶华泉的钱袋子一年比一年鼓了。

现在,公司的合作基地已经有5家。黄钢介绍,翔龙公司除了全年支付雇用的人工工资300万元,还辐射带动周边100余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原创内容版权归食用菌精准育种实验室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食用菌精准育种实验室  ·  Laboratory of Mushroom Precision Bree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