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揭露掠夺性期刊的知名学术网站 Predatory Reports 在今年 2 月 23 日发布消息,将知名学术出版集团 MDPI 旗下所有 422 本期刊( 413 本期刊和+9 本会议期刊)拉入掠夺性期刊的黑名单,98 本 SCIE/SSCI 期刊也未能幸免。(点击「阅读原文」可见期刊名单)
图片来源:Predatory Reports 官网
掠夺性期刊是指以收取版面费盈利为目的期刊,通常存在文章质量差、拒稿率低甚至不拒稿、缴费即可发表的情况。
MDPI 作为全球最大的开放获取出版商,全线期刊被打上「掠夺性期刊」的标签,无疑是一场大地震。
MDPI 发家史:从一本期刊到全球第一
1996 年,来自武汉的林树坤博士在瑞士巴塞尔发起了一个样本收集和交换的非盈利项目。身为化学家的他热衷于稀有化学样品的长期保存,于是把项目命名为 Molecular Diversity Preservation International,MDPI。
项目创立的同时,他就决心帮助同行们尽快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希望所有的论文能够尽可能多地被读者们自由获取,这显然是 OA 获取的萌芽。在学术期刊刚刚数字化的潮流下,他身体力行地创办了第一本期刊 Molecules。
图片来源:MDPI 官网
创办一本期刊除了可以发表自己的论文,无疑还给林博士带来了其他好处。两年后,他创办了第二本期刊,随后一年又创办了第三本。
时间来到 2000 年,计算化学大牛 Jerzy Leszczynski 教授担任第二本期刊的主编,两位诺奖得主 Jerome Karle 和李远哲也加入编辑团队。重量级学者的加入令 MDPI 的影响力大增。
MDPI 的出版事业在刚开始的时候精准地控制着扩张和盈利的平衡,运营十年终于开始赚钱。恰逢此时,学术界 OA 出版的呼声越来越高,MDPI 进入了快速扩张的时期。
2015 年,MDPI 旗下出版论文的历史总数量纪录刷新为 6 万篇——这个今天看来九牛一毛的数字,在当年是集团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这一年,MDPI 的雇员已有 350 名,还一口气开了 13 本新期刊。站在 OA 出版的风口,MDPI 的出版业务在随后五年中爆炸式增长。
2020 年 MDPI 新增 1700 名雇员,总人数超过 4000 名,在 11 个国家设有 14 个办事处,全年出版论文 16 万篇,成为世界第一的 OA 出版集团。
图片来源:MDPI 官网
2021 年,MDPI 在诞生 25 年后取得了可称为人类出版史奇迹的骄人成绩:前 15 年 MDPI 的总发文数仅 2 万篇,飞速膨胀后,仅 2021 年一年,MDPI 就发表了 24 万篇论文。
雇员人数达到 5700 名,全球设有 19 个办事处,旗下刊物 383 本,98 本SCIE/SSCI 期刊。
MDPI 成为全球前三的学术出版机构,排在它前面的是 Elsevier 和 Spring Nature 这样的老牌出版集团——后者如果不合并,MDPI 就是第二名。
2022 年,MDPI 期刊总数达到 403 本,全年出版经同行评议的论文 295186 篇。刊发论文的历史总量突破 100 万篇,总引用数超过 850 万,总浏览和下载量超过 40 亿。
此外,MDPI 还有专门的会议组织业务平台,以及专门提供论文润色服务的部门。
图片来源:MDPI 中文官网
飞速膨胀带来的质疑
作为开放获取的龙头企业, MDPI 确实彰显了一些 OA 期刊的特点:论文周转期快——从提交到发表平均时间为 38 天,略低于其他 OA 期刊的论文处理费——平均 1100 美元。
但其疯狂扩张的「特刊」却频频招致非议,比如其旗舰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在2023 年预计举办 3524 期特刊,平均每天 9 期。MDPI 旗下知名鬼打墙期刊《cells》就是靠特刊疯狂扩张,2021 年发表了 2134 篇论文,要知道它在 2017 年全年发文量仅为 11 篇。
研究掠夺性期刊的元老 Jeffrey Beall 早在 2014 年初就把 MDPI 旗下多本期刊列入潜在的掠夺性出版商。MDPI 丝毫不示弱,不仅在自家官网发布回应,还直接把 Jeffrey Beall 告上法庭,还向 Beall 的上司施压。
图片来源:MDPI 官网
在巨大的压力下,Jeffrey Beall 于 2015 年 10 月 28 日从自己的列表中删除了 MDPI 及其旗下期刊,但在列表最后,Beall 毫不屈服地在「排除」之后写下一段「阅后抉择」,提醒所有想在 MDPI 发表论文的作者,MDPI 仍然有潜在的学术道德和出版问题。
图片来源:beallslist.net
2020 年 12 月 31 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包括多本 MDPI 期刊。MDPI 反应迅速,紧急公关,一周之内就发布声明。第二年的名单中,MDPI 旗下期刊减少为 7 本。
图片来源:MDPI 官方公众号
2021 年,有学者研究混入知名数据库中的掠夺性期刊,将 MDPI 旗下进入 JCR 的 53 本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期刊都应归为掠夺性期刊。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积累丰富经验的 MDPI 于八天后在自家网站发布声明,予以回击。
图片来源:MDPI 官网
国外学术网站上一直有人质疑 MDPI 的学术声望,怀疑其掠夺性出版。
图片来源:国外学术网站
甚至连 MDPI 旗下期刊的编辑们也曾因为不愿发表低水平论文而被迫辞职。
图片来源:Science 官网
一年前,Predatory Reports 开始注意到 MDPI 旗下期刊不正常增加的特刊数量。2016 年至 2020 年,MDPI 旗下 74 本有影响因子的期刊,普通论文数量增长 2.6 倍,而特刊论文的数量则增长了 7.5 倍。
图片来源:Predatory Reports 官网
随后,Predatory Reports 又分别对 MDPI 期刊的自引率和同行评议方式撰文批评,终于将 MDPI 旗下所有期刊加入掠夺性期刊名单。
如何识别掠夺性期刊?
MDPI 也很快在官网上回应了这次「黑名单」风波,声称该网站将其加入掠夺性期刊的做法是对 MDPI 和开放获取出版有明显的偏见。
图片来源:MDPI 官网
3 月 20 日,科睿唯安一举剔除 35 本期刊影响因子的举动,MDPI 也受到波及。MDPI 旗下 2 本期刊失去影响因子,其中一本是 MDPI 最大的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ilc Health,它在 2022 年发表了 1.7 万篇文章,在全球发文量最大的巨型期刊中排名第二。
巨型期刊 |来源:jamanetwork
当然,不仅是 MDPI ,几乎所有的 OA 期刊都有面临的掠夺性出版「指控」的风险。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OA 出版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同行评议模式,但也确实为掠夺性出版增加了机会。2005 年之前,当 OA 出版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的时候,也有低质量的学术期刊,但并不是今天这种掠夺性出版的模式。
根据 2015 年的一项研究,掠夺性期刊的发文量极速增加,从 2010 年的 5.3 万篇暴涨到 2014 年的 42 万篇,共发表在大约 8000 本期刊上。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而在掠夺性期刊的风波中,真正受伤害的只有在这些期刊中诚实投稿论文的作者。对于普通作者来说,在投稿前识别掠夺性期刊或疑似掠夺性期刊是更为重要的事。
除了比较明显的:鬼打墙的期刊名称(包含 international 或者国家名等字样),编辑不使用该机构的邮箱后缀,在 WOS 上查无此刊,太过广泛的收稿范围,极其膨胀的特刊及发稿数量以及过快的发表速度等等。
还有不正常的文章处理费用也是掠夺性期刊的标志:
一项研究发现,掠夺性期刊的文章处理费通常比白名单期刊低。2014 年版 Beall's List 上的掠夺性期刊样本里,平均 APCs 为每篇 178 美元。大多数掠夺性期刊都深谙「薄利多销」的经营之道。
再者是存在乱收费现象,对论文类型、作者身份或机构进行差异性定价,并有其他快速通道等增值服务等。